教你識別原始青瓷和印紋陶
商周時期,是陶器向瓷器過渡的時期,這期間由于加工過程還不很精細,胎、釉和配料不很準確,控制火候還不夠成熟,這時期生產出的瓷器質量較差,因此稱“原始瓷器”或“原始青瓷”,甚至稱之為“釉陶”。而在生產中,原始青瓷和一些有紋的陶器(稱為印紋陶)甚至在一個窯里燒制,瓷、陶混為一爐,難以區別。
為此有專家稱,印紋陶的燒成溫度在1150℃至1200℃,因含鐵量較高,胎色稍深,一般為深褐色、黃褐色、紫褐色等,沒有施釉;有的因燒成溫度較高致使陶胎的表面被燒結,有和釉相似的光澤,但質地粗糙。在古窯遺址中,考古人員經常發現原始青瓷和印紋陶同窯。有的印紋陶燒得恰到好處,而原始青瓷卻因火候不夠顯得有些夾生;有的原始青瓷燒得很好,印紋陶卻被火燒塌了。這說明原始青瓷和印紋陶除了所用原料不同外,燒成溫度也有區別。
另外,原始青瓷與印紋陶在器種、用途方面也有著明確的分工:印紋陶胎骨堅硬厚重,表面粗糙無釉,適宜放食物;原始青瓷胎質細膩,器形規整,表面有光滑透明的釉層,利于口唇接觸或便于洗滌,所以多被制成了飲食器具。
免費鑒寶
本期免費鑒寶邀請歐陽富為讀者鑒別瓷器、玉器等古玩、工藝品,讀者朋友今日10時起可以撥打0731-88771188預約,或直接到大麓珍寶古玩城交流。(本期內容觀點屬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報意見。古玩藝術品投資有風險,市民參與需謹慎。)
上一篇:劉德明:明清瓷器仍將占收藏主流
下一篇:中國陶瓷繪畫常用的吉祥圖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