玲瓏瓷,青花
玲瓏瓷啟始于北朝末年至隋初(南京博物館藏瓷實物標本中,揚州北郊采集的隋青釉玲瓏瓷殘碗可以說明這一點)。唐、宋、元代未見,至明永樂年間景德鎮窯有甜白釉玲瓏瓷燒造,此后復現于清乾隆期,然而數量很少,至于永樂年間的玲瓏瓷流傳極少,很不易見。
晶瑩、幽雅的青花玲瓏瓷,是景德鎮傳統名瓷。它既汲取了青花技術之特長,又采納了鏤雕藝術之妙法,具有精巧致密,素雅清新的特點。外國人稱其為“嵌玻璃的瓷器,數百年來,一直譽滿中外”。
青花玲瓏是一種下釉青花加玲瓏雕鏤的綜合裝飾。它是在陶瓷坯體上,先制作玲瓏透剔的米粒狀洞,稱為“米通”,俗稱“玲瓏眼”,再以“玲瓏釉”充滿玲瓏眼,結合呈色青翠的青花紋飾,施釉人窯高溫一次燒成。
青花玲瓏的裝飾風格與眾不同,它的玲瓏釉色透明帶綠,小孔處透明性強,仿佛開了一個個的小窗戶,陽光和燈光透過,成瓷組成的玲瓏眼的特殊紋樣,藝術效果別具一格。加之與青花裝飾相結合,在白中泛青的釉色襯托下,顯得分外精巧細膩,樸素大方,清新明朗。
近年發展有彩色玲瓏,薄胎玲瓏皮燈等陳設瓷;玲瓏眼也由單一“米通”,發展為圓、尖、扁、線、彎曲等形式。并能組成各種花鳥、水浪、云彩人物等形狀,豐富了青花玲瓏的裝飾效果,使品種更加豐富多彩。1981年景德鎮青花玲瓏瓷榮獲國家金質獎。
上一篇: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區別、何謂青花
下一篇:刨花缸 靚容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