璀璨多姿而高雅的顏色釉古陶瓷
五顏六色、璀璨多姿的顏色釉陶瓷,凝聚著中國古代陶瓷工匠的聰明才智。漫長的歷史歲月滄桑積淀于繽紛的色彩之中,唐代多彩;宋代理性;元代輝煌;明清華麗。像大樹的年輪一樣,述說著歷史上發生過的一切,揭示出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。尤其是元、明、清顏色釉陶瓷,不但色彩斑斕,而且成為中國陶瓷的主流品種之一。
紅釉西瓜罐
宗教觀念濃厚
明代洪武二年,朱元璋就下令:今后“凡祭器皆用瓷”,自此,陶瓷祭器就成為明清兩代官窯的主要品種,燒造數量巨大,作工十分精細。明清皇家祭祀十分頻繁,土地、宗廟、社稷、山川為天子親祀,其余遣官祭告。各種祭祀活動及不同的位置中,需配用不同的顏色釉陶瓷。如天壇正位用青色;地壇正位用黃色;朝日壇用紅色;夕月壇用月白色;先農壇、天神壇、太歲壇正位用白色等。
許多顏色釉的名稱,也與祭祀相關。如有名的“霽紅”,其本意應為“祭紅”,清藍浦《景德鎮陶錄》論述頗詳:“霽紅也,肆考紀明廠窯作祭紅,沈陽唐公記今廠器作霽紅,而陶俗皆做濟紅,其實祭紅為是。蓋宣窯造此,初為祭效日壇用也,唐窯紀霽紅,由宣窯霽青推寫耳。”由此可知,霽紅原為祭紅,是唐英將其改寫為“霽紅”的。“霽”與“祭”同音,只是前者更能顯示文采而已。“霽藍”、“霽青”等名,在紛雜的文獻中也常稱“祭藍”、“祭青”,均與宗教祭祀相關。
上一篇:四大類別的古瓷收藏與真偽鑒定要訣
下一篇:對藝術陶瓷的選購價格并非越高越好